置富产业信托(0778.HK)涨4.7% 总市值135亿港元
置富产业信托(0778 HK)涨4 7%,报6 91港元,总市值135亿港元。置富产业信托宣布,已订立买卖协议,以8800万新加坡元(约5 01亿港元)收购新加
我们一直是个“好色”的民族。
“性冷淡风”是一种流行审美风格,是人们对简约风的调侃。
因为大量的黑白灰、对比饱和度低;设计上克制平淡;服装上弱化性别差异,朴素中性。有人就调侃:“感官上满满的禁欲气息。”
【资料图】
曾看到有网友吐槽自己的装修经历:
装修前,他确定了“性冷淡风格”,因为带范儿、高冷有逼格。为了整体风格一致,从硬装到软装,家具到墙纸,全用黑白灰三色。
装修后,他发现每天从996的公司回到家里,从社畜身份脱身出来后。绷了一天的神经和脸庞已经十分疲倦,望着单调没有一丝暖色的家,竟觉得怎么也放松不起来。
就如从一个钢铁丛林里走出来,又走进另一个工业厂房。
审美风格与生活环境相互影响着。
我们传统的家是亮堂暖心,一家人围炉而坐,也和和睦睦。
所以,当我们重新审视“性冷淡风”时,或许该想想:
“它适合我们吗?盲目地追捧它,会不会掏空中式生活?”
在视觉上
黑白灰让我们感到单调压抑
广告界里有个“7秒色诱定律”,即一个人会在7秒内确定购买的意愿,而其中颜色的作用达到67%。
我们能与色彩共鸣,是因它寄托了我们对于世界的想象和情趣。
我们一直是个“好色”的民族。
中国山河壮阔,从北到南,是雪白到海蓝,从东到西,是苍绿到大地黄。“色”是意境与气韵。我们有近百种传统颜色,月白、象牙白、柳黄、藕色、竹青、霜色、竹月........
图片来源于「 李小镭的城市画报 」
《红楼梦》里,宝玉与莺儿有段对话:
“松花色配什么色?”
“松花配桃红”
“这才娇艳.再要雅淡之中带些娇艳。”
在极简盛行的宋朝,我们的着装也有粉紫、葱白、杏黄、淡绿、鹅黄....清淡素雅,绝不性冷淡色。
生活与文化的环境,决定一个群体的审美。
图片1.2|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剧照
性冷淡的北欧风和日系风则不同,欧洲的北部,地广人稀,漫长的冬季让人们只见雪白与夜黑,而日本的枯山水建筑,则是钢筋混凝土的冷灰与玻璃的冷峻,还有大量使用的原木色和棉麻的灰白。
他们都少了些烟火气,多了些淡漠冷静。
只有黑白灰的性冷淡风,不属于中国的土壤。
图片1|来源于网络
图片2|奉常茶書院
如果过于盲目地追捧,世界会变得越来越单调压抑,越来越看不到日月星辰的颜色。
而颜色也带有情绪。日常生活本就乏味平淡,若目之所及皆是冷淡单调的颜色。
或许,我们会变得更加漠然也不可而知。
图片1|来源于网络
在心理上
“冷淡”心情会使人抑郁
中国人的极简,有烟火,也有风骨。
就如明式家具,也有一股烟火流窜其中;那个盛产生活家们的时代,沈复、张岱、李渔他们既有平民的生活意趣,也坚守着精神的独立自由,给家居赋予其情调与意境。
我们这个温和良善,喜欢热闹的民族,即便是朴素极简,也十分注重生活的气息。
但“性冷淡风”如其名,克制、低调、冷静,充满距离感。
图片|再见如初
认识一个将“性冷淡风”极致地贯彻到生活中的人,住着黑白灰的房子,穿着同样色系的衣服,还把冷淡用在了人际上。
他相信过多物欲和无效社交会变得不高级,所以待人也是冷冷的,“眼不见心不烦”和“不关我事”是他的口头禅。
最初,他确实如愿过上了“高级”的生活。
图片|来源于网络
不久后,他遭遇了一些工作和感情上的危机,却发现因冷漠将人拒之千里,竟一时找不到一个人来听他倾吐。低欲望的生活也让他没有兴趣去排解情绪。
情绪终于崩溃,体重直线上升,失眠挥之不去,最后有点抑郁的倾向。
所有形式上的高级精致,都藏匿着可能崩塌的生活。
图片|来源于网络
人还是要有点烟火气,用来抵御抑郁的来袭,搅动静如止水的生活。
曾听一个抑郁的朋友说过,他会主动过滤掉鲜艳的颜色,只留住灰色的。
性冷淡风固然高级,但要警惕把自己的世界变灰色。
图片|Aaron9235
在精神上
流行让我们盲目懒惰
比淡漠更可怕的,是性冷淡风在审美上让我们变得盲目而懒惰。
这或许比审美无知更可怕。
有朋友常说说:“用莫兰迪色,总不会出错。”
不知什么开始,我们很怕别人说自己不懂美,于是开始奉行“拿来主义”,哪个最潮、最流行就用哪个,这样子毕竟不容易出错,试错和思考成本最低。
这其实是一种“审美懒惰”。
就如性冷淡风的盛行,人人盲目地攀比从众,不加以思考地去追赶。最终所造就的,往往是奇怪且不协调的设计。
去年这个时候,上海出现了一家“性冷淡风”的幼儿园,所有的设计都是时下最时尚流行的,包括颜色。
整体上采用的是黑白灰,就连少有的点缀的蓝黄色,都把饱和度调得很低。
一眼望去,似乎一个现代的建筑,高大上之余还有一点点逼格,跟那些“五颜六色”的幼儿园不同。
但却有家长说:
“这色调怕不是孤儿院”
“惊悚的建筑”
“这太沉重了”
与天性活泼的中国孩子相比,这栋建筑寡淡冰冷地像是工业区的厂房,一点儿也不协调。
甚至比起日本同样设计风格的幼儿园,更少了许多让孩子释放天性的设计,比如露天的中庭,下雨天可以踩水,结冰了可以溜冰,比如绳索网,可以自由攀爬玩耍。
我们极目所见的“现代设计”,往往是粗暴成型的。没有经过一个发展的过程,没有适配环境本身。于是,极简成了寡淡,简约变成无聊。
这样快速地追潮流,忽略了中国本身的文化基因,就容易产生畸形审美。
而这一切,往往根源于我们审美上的懒惰。
中国不是没有潮流审美,只是被我们的懒惰盲目地掏空了。
流行风格两年一小变,三年一大变。
2020年已过了一半,性冷淡风也早已是过去式。
人们常说:审美背后是生活方式。
选择了性冷淡风,就要过好冷静的生活;选择了可盐可甜的风格,就要在极简里找到一丝丝温暖。
来源:物道(wudaoone),每天早上8点,用文字诉说美好生活方式,为你搜罗全世界匠心好物。在这里,找回你想要的精致生活。
关键词:
Copyright 2015-2022 华东艺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