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 聚焦

焦点热文:朱元璋这项政策,被朱棣“发扬光大”后,明朝被迫背上了沉重负担

发布时间:2023-05-23 19:52:32 来源:中华网热点新闻

我们都知道,在古代,天下是不属于老百姓所共同拥有的,天下是私有制的,只属于天子一人。

当年刘邦从一个小小的沛县亭长起兵反秦,最后变成大汉皇帝的时候,曾经兴奋的对他爹说:"你瞧我挣下的这份家业如何?"

这是一个典型暴发户的心态,但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,却一直把这种心态延续到清朝,那么自然明朝的朱元璋也是刘邦这样的心态了。


【资料图】

没错,在所有的皇帝里面,朱元璋算是从最底层上来的皇帝了,但凡听过他小时候故事的人,都会觉得那是一场人间惨剧,父母饿死了,兄弟饿死了,自己也差点饿死,为了埋葬父母,他不惜把自己卖到皇觉寺出家为僧,想象一下一个十几岁的少年,在短短几天之间失去几乎所有的亲人,他当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呢?我没有经历过,也无法体会,但是绝望两个字肯定在他心里面出现过。

因此当朱元璋打下天下之后,你别看他对别人极其残暴狠毒,但是对自己的子孙后代那简直就是好得不得了,他因此颁布了一项政策,这项政策的内容大概有以下三点:第一点,所有皇族成员不用上班,不用工作就可以领高薪水,从十岁开始一直到老死,按照自己的级别领取俸禄,国家养你们到老。第二点,凡是皇族成员生老病死,娶妻生子全部都由国家财政拨款。第三点,皇族成员身份尊贵,不受地方法律的限制,地方官员不得擅自处决皇族成员。

大家简单看一下这项政策,这不就相当于赋予了皇族成员拥有法外特权,不用干活却可以领取俸禄,一辈子大大小小的事情国家都包了,这其实是对国家财政的负担,如果皇族成员少点还没关系,但问题就在于朱元璋的皇族成员太多,按照史学家的统计,朱家皇族的增长速度是每隔30年翻一番,一直到明末的时候,皇族成员已经有100万人以上,大家想一想,这100万人的吃穿用度,生老病死,房屋宅地,使唤下人每年对于明朝来说是多么大的一笔开销啊?这些钱不都是从老百姓的兜里来吗?最终吃亏的还是老百姓呀!

至于皇族成员为何这么多?这就要归功于我们的明成祖朱棣了。本来朱元璋定的这项政策已经够霸道了,但是朱棣随后又倒腾了一手,因为我们知道朱棣的皇位不是正经得来的,他是通过和建文帝生死斗争才得来的皇位,所以他特别防着自己的叔叔,伯伯兄弟们,生怕这些亲戚哪天也像自己一样,来一手清君侧,那他的皇位岂不是不保了?

所以朱棣就做了这样一个决定,那就是给每一个皇族成员纷分封一块地方,这位皇族成员呆在这块地方上不得走动,比如说把洛阳给你,这辈子没有皇帝的指示你就只能呆在洛阳,而且待在这个地方,你也不能干正事,每天就只能吃吃喝喝玩玩。

所以这些皇族成员,他们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有正当的收入,因为他们不能工作呀!他们唯一赚钱的方法就是去领取朝廷的俸禄,但是朝廷的俸禄是按照人头发放的,也就是一个皇室成员按照等级只能领一份,所以这些皇族子孙们有了一个赚钱的方法,那就是娶小老婆生孩子,拼命的生孩子。道理自然很简单啦,多生一个孩子,每个月就能多领取一份俸禄,这一份俸禄可不是只能养活一个人哦,这一份俸禄在当时可以养活成千上百的人,因为朱家对自己皇族子孙是很宽容的嘛。

这些皇室成员也不傻,看到生孩子就可以挣钱,那大家就可劲儿生吧。根据史书记载,明武宗年间,山西有一个皇族成员叫齐王,他有96个儿子,148个孙子,460多个曾孙,你看看这个规模,再往下算那还得了?

因此到了明末的时候,单是皇族成员就有一百多万,大明的财政早已经负担不起了,负担不起怎么办呢?国家就变相的允许这些皇族成员兼并农民的土地,于是各地的皇族成员都开始对农民巧取豪夺,农民失去了土地,没有了收入,吃不饱肚子,他们会怎么办呢?

在丰收的年份还好,起码饿不死。但是大家想想崇祯皇帝上位之后,正好遭遇了小冰期,陕西三年大旱,民不聊生,全国颗粒欠收,瞬间引发了国家十年难以制止的大乱,崇祯不管怎么平定都平定不下去,而另外一边的农民起义军李自成,他们每打下一座城市,第一个要抢的地方必然是王府,因为王府里面肯定有搜刮过去的粮食,最著名的就是福禄宴,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查什么是福禄宴,虽然残忍,但是当时李自成的这一招却赢得了民心。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?

我们再把目光望向它们的源头,也就是朱元璋,朱元璋为什么要对自己的皇族子孙这么好呢?很简单,因为他穷怕了,他害怕自己的子孙再受苦,再吃不饱肚子,但是他忘却了人的天性,幸福永远是靠自己争取的,如果你一味的给,那么最后会害了你的后代,会毁了你创下的万世基业。

果不其然,300年之后,这100万的皇族成员到处为非作歹,欺负农民,侵蚀大明的根基,千里之堤,毁于蚁穴,这个道理,朱家子孙用300年来告诉了全世界,它是何其的可怕!

关键词: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华东艺术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  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